慕思集团的AI新“招”:从熬夜筛简历到AI面试官精准锁才,人效提升50%

2025-04-27 21:01:41 围观 : 133 次 0 评论

创立于2004年的慕思集团,始终以“让人们睡得更好”为使命,从一张床垫起步,逐步发展为提供健康睡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其线下门店超5700家,覆盖14个国家,连续三年稳居中国寝具行业品牌价值榜首。


然而,随着业务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人力资源团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集团控制人效,但工作量翻倍;出海战略急需专业化团队,可人才标准难统一;HR困在事务性工作中,战略价值难以释放……慕思集团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痛点,正是当下无数企业的缩影。
 
尤其在校招场景中,矛盾尤为突出:几十位HR奔赴全国高校宣讲,通宵处理简历、安排面试,即便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效率与精准度却难以兼得。临时组建的校招团队存在对细分岗位标准理解不一的情况,会将不匹配的候选人推进复试,导致资源浪费与业务部门质疑。
 
如何改变传统招聘中“盲人摸象”的问题?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力资源业务?

北森闪面再到北森AI面试官,慕思集团与北森一路携手,共寻人力资源管理降本增效的答案,并推动组织向更高处生长。



#1

破局:

AI面试官上岗,10秒开启一场效率革命


慕思集团引入AI面试官系统,率先在校招场景中试水。这场变革,从一场“10秒 VS 5分钟”的效率对比开始。

以某科技大学专场招聘为例。

以往,2名HR需在2天内处理近200份简历,初面130人。按每人5分钟计算,2名HR分头行动,需高强度面试持续5小时。

而现在,HR批量发起面试邀约仅需10秒,AI面试官可自动完成初面并生成面试报告

不仅如此,系统内置的胜任力模型,覆盖职业形象、专业能力、岗位适配度等维度,并能模拟真人面试官进行智能追问,深度挖掘候选人特质。

慕思集团人力资源部数据显示,应用AI面试官后,校招HR投入减半,团队人效直接提升50%,释放出的人力迅速转向人才战略规划与业务协同。

更重要的是,AI的“科学统一筛选”规避了人为偏差,首轮淘汰率较往年有所提高,无效面试大幅减少。


#2

立标:

科学“锁才”,让人才画像穿透业务壁垒


效率提升只是第一步,慕思集团的深层目标是通过AI实现人才标准的“穿透式管理”。过去,校招岗位细分多元,从研发到营销,从国内到海外,临时的校招项目团队会存在对岗位需求理解模糊,选拔标准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导致业务面试官会抱怨:“HR推荐的候选人,为什么不符合预期?”

AI面试官的引入,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慕思集团基于自身管培生培养体系,将岗位胜任力模型与AI面试官系统深度融合定制化测评考察专业能力,智能追问评估逻辑思维,意向性问题过滤与企业文化不匹配者

例如,针对海外市场岗位,AI会重点考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外语水平;而研发岗则聚焦创新思维与技术实践经历。

“系统设定了明确的‘分数线’,达标者自动进入复试,未达标者秒级淘汰。”HR强调,AI面试官与招聘系统联动,不仅统一了选拔标尺,更让HR从“凭感觉经验推荐”转向“用数据说话”,在压缩复面时间、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候选人复试通过率也较往年提升

业务部门反馈,“这些‘精准推送’的年轻人,上手速度远超预期。”



#3

赋能:

业务面试官3秒读懂候选人,

HR与业务成“盟友"


对于业务面试官而言,AI的价值远不止于初筛。以往,复试前HR需耗费大量时间整合评估意见,而业务面试官仍会抛出“灵魂拷问”:“几位候选人的优势是什么?弱点在哪?为什么选他?”

如今,AI生成的面试报告成为破局关键。
 
报告以可视化图表呈现候选人画像:优势标签、风险提示、能力冰山图……甚至细化到“抗压能力得分85分,曾主导校园项目并克服资源短缺”。

业务部门对此赞不绝口:“以前需要一个个看简历,现在3秒就能抓住核心。面试时直击要点,效率与精准度双赢!”更让HR团队欣喜的是,业务部门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实现了双方的协同共赢。


△图片来源:北森AI面试报告部分截图


从熬夜筛简历到AI精准锁才,慕思集团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一个真理:技术的本质是服务于人。

当AI面试官成为HR的“超级助手”,当冰冷的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人才洞察,这家企业正以创新之力,让人力资源管理回归本质——释放人的潜力

在这场效率与人才质量的革命中,慕思不仅找到了降本增效的答案,更描绘出一幅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未来图景。

正如一位管理者所言:“让人才与组织共同进化,才是AI赋予我们的终极竞争力。”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AI面试官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相关文章

  • @残疾毕业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残疾毕业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部署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于7月至12月,以“助力攻坚 就创青春”为主题,对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

    2025-07-28 19:46:26 求职
  • 最新UCAS 25Fall英本数据解读,高考后还能补录上岸!
    最新UCAS 25Fall英本数据解读,高考后还能补录上岸!

    高考落幕,分数尘埃落定,有人选择国内升学,也有人放弃国内院校转向留学赛道。其实,中国高考成绩的国际认可度正飞速攀升,逐渐成为迈向海外名校的“敲门砖”!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于7月18日开启补录通道,明确表示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申请大一课程。高...

    2025-07-27 16:01:50 高考RoSSo艺术留学
  • 一建报名!又有6地开启报名系统,速度报名!
    一建报名!又有6地开启报名系统,速度报名!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近期25年一建报考入口已经开通,今天又有6个地区报名入口开启,咱们的考生可以抓紧时间报名了。(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新考生必看!请点击→2025年最新一建报考(详细版)↓↓新增两地报考公告如下↓↓北  京通知重...

    2025-07-23 12:02:27 嗨学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难考吗?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难考吗?

    近年来,中级注册安全师考试的热度如同夏日的温度持续攀升,成为了众多追求职业发展与安全领域深耕的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不少粉丝纷纷向嗨学君发来“灵魂拷问”:这证难啃吗?和一建相比如何?若决心今年应战,此刻学习是否还来得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

    2025-07-21 11:05:19 嗨学
  • 一建报名“属地化”改革 | 跨省报考,证书将作废!
    一建报名“属地化”改革 | 跨省报考,证书将作废!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这几天,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啦,就在你正激动地准备报名的同时,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你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实行严格的属地化管理措施啦!属地化管理,你了解多少?属地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要求考生...

    2025-07-21 11:04:19 嗨学
  • B证是啥?二建带B和不带B的区别~~
    B证是啥?二建带B和不带B的区别~~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最近,许多考生向我咨询了关于建造师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些盲区,今天我们就来统一回答一下吧!二建B证和二建证书有什么区别?二建B证指的是同时持有二级建造师证书和安全员B证。根据相关法规,二级建造师担任项目...

    2025-07-21 11:01:30 嗨学
  • 必看!一建学霸冲刺秘籍!学会真的会涨分~
    必看!一建学霸冲刺秘籍!学会真的会涨分~

    距离一建考试还有一周的时间,很多考生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了解焦虑原因,快速调整,保持好的心态,对于考试提分很有帮助。Q:考前为什么会焦虑?1、总感觉以前学的知识突然忘记了。有很多考生在考前刷题时,发现自己做题...

    2025-07-21 10:55:26 嗨学
  • 关注!这些地区一建补考通知正式发布!
    关注!这些地区一建补考通知正式发布!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上周,受台风影响,广东湛江、茂名、阳江及海南、广西钦州地区暂停了一级建造师考试。近日,这几个地区已陆续正式发布补考通知!定于9月21日、22日统一考试。补考时间9月21日上午 09:00-11:00   ...

    2025-07-21 10:53:50 嗨学
  • 一建考生们,查分前,这个消息先看看吧……
    一建考生们,查分前,这个消息先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现在11月已经过半,距离一建考试出分越来越近。根据广东人事考试网发布的《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须知》:五、考试成绩和合格标准(一)考试成绩查询及管理1.考试成绩计划在2024年12月上旬发布,考生可登录中...

    2025-07-21 10:48:43 嗨学
  • 23地一建合格数超11万人,通过率却有所下降?
    23地一建合格数超11万人,通过率却有所下降?

    大家好,我是嗨学君!随着2024年一建成绩公布,截至目前,已有新疆、福建、云南、四川等23地公布了2024年一建考试合格人数,共有110117人合格。△数据来源各地人事考试中心。其他地区公布后,本表格将同步更新。数据中有部分地区还未完成考后...

    2025-07-21 10:46:46 嗨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