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集团破局AI场景,携手“友空间”开启央国企“AI+协同”业务转型新模式

2025-09-01 10:46:56 围观 : 27 次 0 评论


yonyou


每日清晨,各级管理者的手机上都会准时收到“AI助手”定时推送的智能早报。这一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数据查阅模式,还向管理者提供了更多参考建议;首批80多个生产班组通过智能会议系统同步召开班前会;超级群内,AI智能体正自动完成知识总结、任务跟进与预警——这家百年钢铁央企正携手用友等科技头部企业,借助“友空间”实现更大价值,推动全业务域的“穿透式管理”与智能化协同。



8月15-17日,用友2025全球商业创新大会盛大召开。在协同云专题论坛上,鞍山钢铁集团数智发展部副总经理赵伟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该公司基于“鞍云智鼎”平台,与“友空间”深度融合开展“AI+协同”创新实践的经验。基于这一实践,公司规划并实施了AI技术、数据、平台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方案,形成了一条创新路径和业务转型新模式,成功打造了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新示范”。


鞍山钢铁集团数智发展部 副总经理 赵伟


01

战略驱动

锚定 AI 赛道,响应时代命题


“AI赋能已成为央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必须答对,还要答好。”赵伟在演讲中开门见山地指出,鞍山钢铁集团布局“AI+协同”并非偶然,而是顺应国家战略、行业趋势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战略层面看,“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央国企提出了“转意识、转组织、转方法、转文化、转模式”的“五转”要求,明确指向研发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经营一体化等数智化目标。国资委“AI赋能产业焕新”专项行动更聚焦高价值场景、高质量数据集、智算平台与大模型四大方向,为央企AI应用划定了清晰路径。从企业自身发展看,面对全业务域“穿透式管理”的新形势,鞍山钢铁集团亟需通过AI破解传统管理中流程繁琐、数据割裂、决策滞后等痛点。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数智化,技术迭代倒逼我们必须主动拥抱AI,以‘数据+AI’驱动创新,以‘流程+AI’推动变革,以场景融合实现赋能。”赵伟强调。友空间作为企业智慧协同的核心平台和“超级入口”,成为鞍山钢铁集团推进这一战略的重要抓手。


02

架构创新

打造"数据+AI+协同"三位一体平台


鞍山钢铁集团总结实践经验,提出AI落地必须“根植于数据,生长于场景”。友空间作为协同门户,承接了智能体调度、业务打通和数据融合的关键角色。双方打破传统信息系统架构,重新构建基于业务、数据、AI与场景的全新架构体系,具体可概括为:


 底座层:依托用友BIP平台构建企业级大数据平台,整合高质量数据与算力资源,为AI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模型层:接入DeepSeek、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等通用大模型,并结合鞍山钢铁集团私有数据训练多个行业垂直模型,形成“通用大模型+企业服务大模型+私有数据”的多层模型体系。

智能体层:通过低代码平台和智能体构建工具,开发具备业务流程能力的“数字员工”和“数字秘书”,实现人机同作业。


赵伟强调:“鞍山钢铁集团打造的‘鞍云智鼎’平台采用了新平台架构,为业务与数据之间搭建起‘智能连接器’。对企业而言,自研大模型既不现实,也非必要,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将通用大模型与业务系统深度耦合。引进成熟技术,建好企业自己的数据平台、保障数据质量、完善企业知识库,才是企业的核心和根本。”


03

场景落地

创新应用彰显转型实效


鞍山钢铁集团基于“鞍云智鼎”平台,借助友空间AI协同与智能体功能,打造的“数据+AI”应用已在多个关键业务场景中推广使用,效果显著。


超级群协同:打破业务壁垒


针对企业协作中存在的信息与数据孤岛问题,鞍山钢铁依托企业数据平台整合数据资源,成功与友空间平台联动打造“超级群”生态,实现从单纯沟通工具到“全业务协同中心”的升级。通过集成数据、嵌入AI、开发智能体,超级群可联动各类业务场景,支持新人入群后自动回顾历史事项、无人应答时由AI辅助推进,还能通过智能会议功能实现会后任务自动总结,大幅提升协作效率。


班前会智能化:用数字化穿透,打通班组管理执行力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首批80多个生产班组定时召开班前会的需求,鞍山钢铁通过友空间智能会议系统,实现会议全链路闭环管理——从智能录制、自动生成纪要,到分解任务、跟踪执行,再到宣贯制度、开展评价与效果稽核,全流程自动完成,让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更智能、更高效。



智能体矩阵:激活场景价值


在低代码平台和智能体引擎的双重支持下,鞍山钢铁集团已构建包括“成本分析数字员工”、“设备诊断助手”、“钢小卫”等数十个业务智能体,覆盖通用知识类、公司运营决策类、垂直场景类三大领域,初步形成“人机协同”业务新形态。



04

持续进化

”鞍云智鼎”平台助力鞍钢“十五五”数智蝶变


面向“十五五”,赵伟表示,鞍山钢铁集团将以“从1到N的蝶变”为目标,深化“AI+协同”转型。集团将持续发挥AI技术与平台能力,进一步夯实数据与算力底座,加快AI大模型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探索“人机协同”新范式,让AI承担重复性工作,释放人力聚焦创新。



赵伟最后强调:“AI技术不仅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嵌入业务场景、扎根企业核心流程,这一点至关重要。AI不是替代人,而是赋能人,它的终极目标不是做‘盆景式’的创新展示,而是全面提升企业全局运营效率和竞争优势。”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标杆企业,鞍山钢铁以“AI+协同”为钥匙,不仅解锁了自身业务转型的新可能,更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战略有高度、实践有深度、落地有温度”的参考样本,彰显了央企的职责与担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勇担重担,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