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关心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开始向全球发布
2023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欣闻你们参与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谨向大家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澳门深化与内地在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澳门高校、澳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内地和澳门共同开展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主要用于地球磁场探测和研究,由A星、B星两颗卫星组成,A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B星星载通信系统由五院西安分院研制,A星、B星科学载荷由澳门科技大学负责提供。2023年5月21日,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卫星成功发射的喜讯和参与卫星研制工作的感受,表达积极参与祖国科研建设的愿望和决心。
此次发布的所有数据均由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澳门)处理并向全球发布,这标志着“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科学数据正式面向全球开放,为国际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地球物理空间数据资源。此举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实力,也彰显了我国澳门在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这批高质量卫星科学数据的处理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为确保数据质量,欧洲航天局组织了多次会议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进行数据校正与验证。
在这一成果发布前的7月27日,国家航天局组织、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主办第一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科学数据质量评价分析会,与会20多位专家、学者、工程师认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所有科学载荷数据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指标,具备向全球科学界发布的条件。
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表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向全球发布将为地球物理学、空间天气预报、地质勘探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成为澳门的一张重要科技“金名片”。这一成就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科学界对地球磁场的深入研究,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星球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