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付有我】攻坚一线的 “舍” 与 “守”

2025-09-08 10:48:18 围观 : 160 次 0 评论

编者按

“保交付有我”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生产一线最响亮的攻坚号角。当前,面对紧张的生产任务与交付节点,每一位前卫人都是“冲锋者”——车间里的机械轰鸣是攻坚的节拍,加班加点的坚守是对“交付”的注解,一起走进生产攻坚现场,看他们如何为保交付全力以赴。

2025年上半年以来,装备产业发展中心102车间承接的装备生产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车间上下一心,全体职工不舍昼夜奋力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奋斗者之歌。

102车间普加组的陈师傅与郝师傅,都是组里技能骨干。今年,一个特殊的节点同时摆在两人面前——他们的孩子,都要踏上高考的战场。

十二载寒窗苦读,高考无疑是孩子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关卡。作为父亲,谁不想在这关键时期多些陪伴?这份为人父的牵挂与责任,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是天性,更是担当。

可另一边,“保生产交付” 的指令同样重如千钧。车间里,源源不断转运而来的待加工产品堆积如山,每一件都承载着不容懈怠的使命。在家庭与工作的天平上,陈师傅和郝师傅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毅然转身,走向了忙碌。

半年来,无论工作日的夜间还是周末亦或节假日,你总能看到他们坚守在岗位。就连高考那几天,当全城都为考生屏息凝神时,这两位父亲依旧准时出现在车间。

他们仍然像往日一样早早来到车间埋头苦干,直到夜里10点后才离开岗位,没人知道他们在操作间隙,是否悄悄摸出手机看一眼时间,是否在车间嗡鸣中想起考场里的孩子。但所有人都看到,他们操作工具的手稳如磐石,盯着图纸的眼专注如初。

数控一组的李师傅,是班组里响当当的技能骨干,也是“彭弘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今年,他心里始终悬着一件事——孩子要参加中考。这份牵挂,像根细密的线,一头系在车间的生产现场,一头拴着家里挑灯夜读的孩子。

上半年的数控一组,是连轴转的战场。为了赶进度,车间持续推行大二班24小时工作制,李师傅每天要在加工中心前站足12个小时。他眼神专注,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灵活跳跃,每一个指令都精准无误。可鲜有人知,结束工作后,他还要挤近4个小时的地铁,往返于车间和南岸区的家之间。算下来,一天24小时里,留给睡眠的时间都捉襟见肘,更别说照顾孩子了。

“车间的安排,咱没二话。” 李师傅总是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不仅雷打不动地坚守大二班,保证日常生产不掉线,还把休息时间掰成了两半用。下班后,他又和彭弘一起扎进车间柔性生产单元,对控制柜开展优化工作。那些闪烁的指示灯,见证了他无数个加班的夜晚。

日子就在机床的嗡鸣和地铁的摇晃中溜走,中考如期而至。李师傅没能像别的家长那样陪考。直到那天,收到消息,说孩子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正在调试程序的李师傅愣住了,抬手抹了把脸,泪水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同事们围过来拍他的肩膀,都懂这泪水里的滋味。有苦尽甘来的激动,有为人父的高兴,更有对孩子沉甸甸的愧疚。

特种作业组的尹师傅,是班组里公认的 “喷漆大拿”,是全组经验最丰富、技术最过硬的技能骨干。

今年上半年,一场硬仗悄然打响。重点产品数量多、工期急,喷漆工序早已排得密不透风。正当大家埋头攻坚时,一紧急任务又临时加入,如同给满负荷运转的机器再添重担,工作量瞬间翻倍。

“咬咬牙,必须拿下!” 尹师傅一句话定下了调子。他带着何师傅、崔师傅等同事,每天清晨7点准时出现在喷漆车间,直到深夜把最后一批产品送进烘房,车间的灯光才会为他们熄灭。54岁的年纪,早已经不起这般连轴转。持续十多个小时保持喷漆姿势,尹师傅的手臂像灌了铅,到了饭点连筷子都握不住。同事们劝他歇会儿,他总摆摆手:“活儿不等人,缓一缓就好。”

半年来,发生在102车间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为了抢修设备深夜匆匆赶到车间的陈师傅、朱师傅;为了安排好生产细节不惜挑灯夜战的戴师傅、李师傅;为了保证加工工艺而主动放弃所有双休的谢师傅、贺师傅……半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勇于担当”、践行“铁军精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前卫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决扛起使命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全力确保产品生产交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