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图书馆十周年|孤独的终点是故事的起点

2025-06-28 06:08:40 围观 : 136 次 0 评论
图片

编者按:

孤独图书馆十岁了。

“孤图”的十年,从一个有7亿播放量的地标建筑,成为连接个体记忆与时代精神的坐标,是和阿那亚相伴成长,彼此成就的十年。

这也是我们追求和重塑理想生活的十年。让我们看到内心对孤独的渴望,对艺术的向往,对成长的追寻。

在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我们拥有很多共同的回忆,也在共同追问着一个问题:如果孤独是必然的,如何在孤独中安顿自己?

“孤图”十周年之际,再一次提起“孤独”,才看见一群人已经走了多远。十年前,一个人看海是孤独,十年后,一群人看海是默契

孤独是未完成的连接,成长是永不过时的命题——寻找“孤独”的人,最终会找到彼此,找到精神家园。




2015年的月,“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横空出世,吸引了7亿次的网络点击,一年55万人次到访,每日人流量最高超过2000人。

大多数人不是来看书,只是安静地看海,在面朝大海的窗前留下一张照片,记录下这份独特的“孤独”。

“在阿那亚这片海滩上,诗意是最自然的,没有任何虚张声势扭捏作态,去到那里,就有很强的气场。”这是建筑师董功对那片海滩的初印象。



这块“沙滩上长出来的石头”,好像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抗衡。在这里,人与海的关系是一种深思的凝视,能让人沉浸于自我世界的精神体验。

一座为独处而建的建筑,却容纳了几百万人的共振。意外的出圈,让这里变成了“全中国最拥挤的图书馆”。

孤独图书馆的出圈,印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困境。迅速的城市化造成人们心理上的疏离,信息过度又带来大量无效社交,都市人陷入“群体性孤独。”



人们选择主动的“孤独”,对抗过度社交和同质化的生活。表面上消费孤独,实际上渴望寻找同类。

阿那亚希望营造一个逃离城市喧嚣,寻找内心宁静,重建美好关系的地方,孤独图书馆就是这个理想的具象化体现。

它是一个“反向社交容器”——当人们被迫与自己独处时,真正的对话才会发生。我们和孤独的距离,只需要两把椅子,一扇看海的窗,和长久的沉默。



他们说“孤图”——

@F先生的生活策展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人山人海。能在这里安心看书,是一种考验,孤独是一种美,因为孤独往往拥有极大的宁静,也拥有着特殊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孤独和寂寞不同,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深处的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美。”

@王岷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活动,当你沉浸在某段精彩的文字中却又无法与人分享,真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孤独感。享受孤独是每个成年人的功课

@陈建:

“如果感觉写不出诗,去孤图就好了,最好是一年中最冷的那几天,海还没有冻上的时候,拿本书选直接对着大海的那排椅子坐下,思潮会随着海浪涌涌而来。”

@曲亮:

“踏入孤图,像是闯入了一座海边的精神孤岛。阳光透过斑驳窗棂,洒在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每一本书都似在轻声诉说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海浪轻拍海岸的声音,与翻书声交织,宛如大自然与知识的灵魂共鸣,在此的每一刻,都是心灵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王依:

静静地坐着发呆看着身边打卡照相的人们走来走去,找各种角度拍照还要躲着工作人员的提醒,就觉得莫名的好笑。然后心情一下子就静了下来,看够了之后,拿起手边的书,默默看上一会儿精神充电满满的

@Leily:

坐在孤图最高层的位置上,通过窄窗远望大海和天空的交界线,看渔船缓缓开过……仿佛这里无人,只有我和大自然。

@邵昱:

去年4月行走在8级阵风的沙滩上,风衣发丝裹挟着沙粒踉跄着走进孤独图书馆,这是一座令人瞬间安心的避风港,也感受到令人屏住呼吸的秩序感

@张晶:

面朝大海,一盏灯火,窗外是潮起潮落,桌前是人文哲学。在孤独图书馆里,我却感到内心无比丰盈。



很多人因为孤独图书馆,认识了阿那亚,“看到孤独图书馆照片,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阿那亚的旅程。” 

人们为打卡“孤图”而来,却发现它背后是一个全新的海边社区,有丰富的社区生活,有真实生活在这里的人。承接流量的,恰恰是精神符号背后的海边日常。

实际上,孤独图书馆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功能性建筑,而是做为社区的精神堡垒建造起来。既是公共生活空间,也是文化艺术空间,大量精神生活在此展开,情感和关系在此沉淀。



记忆在这里留存。

阿那亚社区居民在此展开家史溯源之旅,一个个平凡家庭的故事在这里汇聚、流淌,“孤独图书馆的孤独,不是让人幽闭的孤独,而是在人群中独善其身,清理过去,寻找未来的孤独。”

文学和音乐在这里交汇。

当北岛先生背对大海,念出“在拉姆安拉/诸神从瓦罐饮水/弓向独弦问路/一个少年到天边/去继承大海”时,人们穿过孤独图书馆的镜中之海,一起眺望美好的远方。



81岁的“贝斯绅士”Ron Carter将此生最后的演出带到海边,灵动的音符在孤独图书馆跳动,音乐暂停时,心灵自由地舞动并没中止。

各种各样的人对它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了各种各样的使用方式,人的温度,赋予建筑新的生命;好的建筑,点亮人们的日常。

打动人心的,不在于形式的新奇,也没有主宰生活的欲念,在于能否持续回应人们本质的渴望——对归属感的渴望,意义感的渴望,在关系中安顿自己的渴望。

“孤独”成了人们相遇的契机,打开从“我”到“我们”的可能性,也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想象这种生活,不止于物质,更抵达精神。



他们说“孤图”——

@心静 :

“十一年前买下阿那亚的家,只因听说一年后这里会建一座图书馆。从‘最孤独图书馆’的默默无闻,到成为河北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短短十年,又像被潮水拉长的十年。在这里,我常常摸着书页发呆,看海、听音乐、参加论坛,让思绪在文字与浪涌之间漂浮。这片土地,这片海,这座建筑,滋养了我太多。”

@陈耕:

“第一次慕名而来,不是因为建筑或风景,却被家史计划感染至深,当时内心就涌起思绪的波涛,回去就开始了家史写作,要感谢孤独图书馆,激励我完成了人生中最为意义非凡的一篇长文,这是精神建筑的伟大之处。

@赵华:

“2019年春天,带作为作者的父母参加《2018阿那亚家史》的发布活动,腿脚与脑力都严重衰退的父亲努力写了家史文章,努力自己涉过沙滩走进孤独图书馆,面对大海当众发言,这成为他即将失去记忆前美好的记忆。”

@zanky 

第一次去阿那亚2017年,尽管数年过去了,孤独图书馆仍是个浪漫的名字。初次沉浸在这样的场域聆听分享,眼前不是枯燥的PPT,而是以海为幕。人文的温度会在共鸣处新生喜悦,随着这份喜悦出神面朝大海,那种世界忽然打开在眼前的豁然,并不是经常可寻,也许一切都归功于海的诗意,总是无法超越。

之前有个说法,‘2018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有的时候我回想起来2017和2018这两年,也是人生中的不可超越。也许是真的会因为一个话题一个念头驱车四小时的说走就走吧,毕竟真正的向往和重视,不会有一丝借口拖延。

@林小妹:

10年间每次去图书馆都会随手选一本画册,对着大海,让自己与建筑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生命的慢慢流动。

记得2020年6月初,8位罕见病儿童坐着轮椅在家长和志愿者的陪同下,通过专门为孩子们搭建在栈道和图书馆之间的铁板道路,来到图书馆,演唱专门为他们写的公益歌曲《珍宝》,孩子们在图书馆面对大海唱起时,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记忆非常深刻



随着阿那亚的发展进化,更多的文化与艺术活动走进生活日常,孤图之后,礼堂、沙丘美术馆、艺术中心等精神建筑陆续落地,更广泛、更深刻的连接也在孤独图书馆不间断地发生。

作为社区心灵家园的孤图,每年数十场的对谈、分享、读书会、主题沙龙、展览、音乐会……

作为公共精神空间的孤图,记录了国内外著名音乐舞蹈戏剧表演艺术家诗人、学者的美好瞬间。



每年的阿那亚戏剧节和艺术节,孤独图书馆又变成为最具独特性、艺术性的舞台。很多艺术家曾表示,在与海为伴的孤图的演出,为他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受和全新的灵感。

孤图和各种文化艺术的结合,打破了建筑的边界,承载更多兼具包容与创造性的生活。它完美呈现了一座建筑从设计到成为自由空间,让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并且产生更大公共价值的进化过程

建筑师马岩松曾在孤图谈到“孤独”,他说孤独”在过去并不是一个积极正向的词,但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好像通过它找到了共鸣“人们想要‘孤独’,这种‘孤独’、个人空间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包容不同的个体,拥抱人群的多样性,并希望在丰富多元文化的土壤下,让人们对同一个世界有不同的认识。



在人们一次次聚合又散开的过程中,“孤独”不再是单一的状态,演变成一种可进可退的精神自由——任何时候都可以走向人群,也可以退回书架的一角。建筑、社区、文化艺术的融合,为现代人既需要独处、又想要归属的需求找到解决方案。

孤独图书馆超越了空间意义上的物理存在,演变为一个承载多元需求的精神符号。

“孤独”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矛盾的词语,这里始终提供第三种答案——不固守于一座孤岛,拥有随时出发的愿望和勇气,在自我与世界的交界处,我们终将与同路人重逢。



他们说“孤图”——

@解建立 

参加了2025 “拥抱那束光”海上日出音乐会。坐在阿那亚孤独图书馆里,2025年的第一缕晨光正从渤海湾的地平线处喷薄而出,将整个图书馆染成琥珀色的剪影。我对着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挥起双手拍了张照片,那一刻,所有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桎梏都在海浪与琴弦的共振中消融。

拍照时,我刻意背对镜头,让身影与图书馆的建筑轮廓重叠。这张照片记录的不仅是跨年的仪式,更是对”孤独“二字的重新诠释——当数千人在黑暗中等待日出,当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因同一束光而欢呼,孤独早已化作共鸣的能量场就像图书馆外的海滩,看似静默地承受着海浪的冲击,却在每个潮起潮落间与大海完成着永恒的对话。

@陈曦鹏 

与邻居们交流后,在图书馆重读《通往奴役之路》,时刻提醒我,保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并不孤独。

@亮糖糖:

孤独的图书馆,丰富着每一位旅人的探寻和每一位驻客的日常。朝升夕落的,不止是海浪,不止是太阳,还有每一颗在孤图被点亮的心灵之光。

@侯旭

第一次见到冬日的大海,灰蓝色的浪沫卷着碎雪,在寂寥的沙滩上写下转瞬即逝的诗行。图书馆的孤影矗立在海岸线上,像一座被时间遗忘的灯塔,而落地窗前的长桌,正摊开一本被海风吹得微微卷边的《百年孤独》。

突然明白这座图书馆为何总带着某种温柔的等待,就像布恩迪亚家族那个永远停留在星期一的小镇。当黎明的潮水漫过书页边缘,我终于读懂阿那亚的寂静:原来所有孤独都是相通的,在广袤的时间之海里,我们终究会在某一页相遇

@

“你不仅是建筑,更是一场无声的陪伴

人们说孤独,可你让千万个灵魂在此相遇

十年,足够让孤独变成一种浪漫

下一个十年,愿海浪依旧温柔,书页依旧泛光。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你与孤独图书馆的故事,无论是初见时的心动,还是在那里度过的难忘时光,让我们一起为孤独图书馆的下一个十年增添更多温暖的回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冠军拳师的双重武道:永春哲思与工程营运共传承
    冠军拳师的双重武道:永春哲思与工程营运共传承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听说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2025-07-11 00:32:44 文化卡特彼勒中国
  • 北京正大中心无国界美食之旅,构建国际化消费体验地标
    北京正大中心无国界美食之旅,构建国际化消费体验地标

    6月24日—27日,“北京CBD国际美食品鉴文化节”在正大中心举办。作为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美食之都”的重要实践,以及北京CBD论坛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在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的大...

    2025-07-07 12:31:57 正大集团
  • 全国演出超100场!看全本“红楼”,领略极致中式美学
    全国演出超100场!看全本“红楼”,领略极致中式美学

    话剧《红楼梦》2025全国巡演日程1杭州演出时间:2025年7月17日-18日 全本2025年7月19日 全本演出地点:杭州大剧院点击购票2苏州演出时间:2025年8月2日 全本2025年8月3日 全本演出地点:苏州湾大剧院点击购票话剧《红...

    2025-07-03 14:17:03 猫眼电影演出玩乐
  • 沉淀谋突破,聚力启新程----翰林汇走进江波龙
    沉淀谋突破,聚力启新程----翰林汇走进江波龙

     翰林汇 关于江波龙    ABOUT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波龙电子”),成立于1999年4月,是一家聚焦NAND Flash闪存应用和存储芯片定制、存储软硬件...

    2025-06-28 22:53:36 翰林汇
  • 清明节 | 雨落山河 踏青寻根
    清明节 | 雨落山河 踏青寻根

    当细雨浸润新芽,春风吹动纸鸢,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哲思在清明交织。这个传承两千年的节日,不仅是追忆先人的仪式,更是与自然对话、与文明共振的文化盛宴。让我们以全新视角打开清明,让传统焕发时代光彩!溯源清明[ 藏在历史褶皱里的文化密码 ]1....

    2025-06-28 14:02:31 维拓时代建筑设计
  • 2025微博非遗发展报告
    2025微博非遗发展报告

    2025微博非遗发展报告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话题上榜微博热搜TOP1,成为当天热点,24h内阅读量超4...

    2025-06-28 09:19:18 微博
  • 孤独图书馆十周年|孤独的终点是故事的起点
    孤独图书馆十周年|孤独的终点是故事的起点

    编者按:孤独图书馆十岁了。“孤图”的十年,从一个有7亿播放量的地标建筑,成为连接个体记忆与时代精神的坐标,是和阿那亚相伴成长,彼此成就的十年。这也是我们追求和重塑理想生活的十年。让我们看到内心对孤独的渴望,对艺术的向往,对成长的追寻。在十年...

    2025-06-28 06:08:40 阿那亚
  • 第七届长篇拉力赛首期关注名单公布 - 言情组
    第七届长篇拉力赛首期关注名单公布 - 言情组

    豆瓣阅读「第七届长篇拉力赛」首期关注名单正式公布!本届长篇拉力赛自4月24日正式开赛,至5月14日第一赛段结束,伴随上万名读者热情追读投票,作者辛勤码字按时更新,已有超千部作品成功度过本赛段,迎来首期关注名单的正式公布。经过读者票选及编辑推...

    2025-06-04 19:22:09 豆瓣阅读
  • OPEN设计作品阿那亚UCCA沙丘美术馆项目被纽约MoMA收藏展出!
    OPEN设计作品阿那亚UCCA沙丘美术馆项目被纽约MoMA收藏展出!

    编者按:2024年12月,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作品阿那亚沙丘美术馆项目,开启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为期2-3年的展出。这座来自中国渤海之滨的“沙丘”,“迁徙”停驻到美国东海岸的艺术之都,设计手稿、模型、图纸、照片、纪录片等共计...

    2025-06-04 13:09:36 建筑阿那亚
  • 5月20日二轮开票倒计时,一起在戏剧中练习爱与被爱!
    5月20日二轮开票倒计时,一起在戏剧中练习爱与被爱!

    首轮开票热度拉满,你的战况如何?是成功锁定心仪剧目,还是在云集好戏里挑花了眼?别慌,5月20日10:00,第二轮开票准时来袭!这次,我们以「爱」为打开特邀剧目的关键词,速来和你的心动剧目双向奔赴!法国传奇编舞家玛姬·玛汉的经典作品《五月Ma...

    2025-06-02 11:58:43 艺术阿那亚
发表评论